景观融合环境生态、四时花季的变化,在健康养生、休闲游憩等方面,有时比建筑更具有多元的表现力。在上榜设计看来,在项目景观细部设计方面,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衰退过程考虑,可参照以下几个设计准则:

无障碍游径
老年人膝部老化严重,腿脚普遍不灵便,设计时需缓和处理地形高差,室外路径避免设置台阶,尽可能以坡道替代,并且留设一定宽度,便利轮椅及看护通行及回转。
低视角景观
老人视力退化,一般视野缩窄;高龄者因弯腰驼背或乘坐轮椅,普遍视角更低,在景观层次方面,偏向中、近景体验。所以养老地产大景观较少,细致的微景观较多。
近距离体验
老人感官较为迟钝,往往倚赖近距离接触,强化感知和体验。因此养老微景观处理,需细密考虑视觉、嗅觉,甚至触觉的综合体验。如植栽配置宜选择色彩、质感对比明显,带有花果香味,可供抚摸、接触无碍的植物。同理,养老社区里无需过大的水体,带有淙淙流水声、略有水雾的小型水景,更符合老人近距离体验的需求。
自然型植栽
采用大巧若拙、回归自然的生态景观,展现生命欣欣向荣、永续循环的喜悦,最忌讳干枯、寥落,引人伤感的景观。中国老人偏好生气洋溢的庭院,因此密覆、团块式的景观群落更受欢迎。
多样休憩角
高龄老人行动迟缓,走没几步便要觅地歇脚,而且喜欢三五成群、随机聊天的小群落活动。在休憩角以坐墙、座椅等景观元素灵活界定,并环以特色植栽,能形成多元化的社交场所。
本文由北京装修公司上榜设计http://www.shangbangzhuangshi.com/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